您现在的位置: > 直销网 > 国际新闻 >疯狂的老子养生-我眼中的老子

疯狂的老子养生-我眼中的老子

来源:当家网  日期:2022/9/19 14:49:31   浏览次数:    我要收藏

疯狂的老子养生-我眼中的老子

在没学习这门选修课之前,我对老子的认识之停留在初高中课本上老子的简介:老子,
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华夏族,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约生活于前 571 年至 471
年之间,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 始祖,存世有《道德经》 (又称《老子》 )
,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 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老子与后世的庄子 并称老庄??
他主张的无为而治,我认为他的意思是让人顺其自然发展,让事情也是顺其自然发展, 不加干预。 我以前的理解就是这是一种极其消极的想法:
我不用刻意的去学习去进步而是等 待外界来改变我,有的事情我不去争取而是等着机会来垂青我,这是一种被动的生活状态,
在现在的社会这样的等待是无法取得进步的。 后来上了课,我才开始真正的了解老子。因为我以前对“无为而治”的曲解,我认为老
子是个被动的消极的人,与世无争不去努力改变事物的人。可是了解了老子的生活轨迹,我 发现老子的言论恰恰体现了他的智慧。
老子少年便极其聪颖,静思好学,常缠着家将要听国家兴衰、战争成败、祭祀占卜、观
星测象之事。后来老子又如周求学,拜见博士,入太学,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 《诗》 《书》 《易》 《历》 《礼》
《乐》无所不览,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三年而大有长进。博 士又荐其入守藏室为吏。 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 集天下之文, 收天下之书,
汗牛充栋, 无所不有。老聃处其中,如蛟龙游入大海,海阔凭龙跃;如雄鹰展翅蓝天,天高任鸟飞。老
聃如饥似渴,博览泛观,渐臻佳境,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旨,三年后又迁任守藏室史,名
闻遐迩,声播海内。因为老子学士渊博名声大,孔子也来向老子学习求教。 老子任周守藏室史时,一日,老子忽得家讯,言家母病危,于是报请天子,归家省视。
待回到家时,母已辞世。面对茫茫大地上一堆黄土,思想九泉之下母亲之灵,回忆母亲慈祥
容貌、养育之恩,老子先是悲痛欲绝,寝食俱废,席地而坐,沉思冥想,后来大彻大悟,看 透了生死之事。
老子守丧期满返周后几年,周王室发生内乱,王子朝率兵攻下刘公之邑。周敬王受迫。
当时晋国强盛,出兵救援周敬王。王子朝势孤,与旧僚携周王室典籍逃亡楚国。老子蒙受失
职之责,受牵连而辞旧职。于是离宫归隐,骑一青牛,欲出函谷关,西游秦国,离开周王朝
洛邑不远,但见四野一片荒凉。断垣颓壁,井栏摧折,阡陌错断,田园荒芜,枯草瑟瑟。田
野里不见耕种之马,大道上却战马奔驰不息,有的马还拖着大肚子艰难地尾追其后。目睹此 景,老子心如刀绞,知道周国离亡国不远了。
函谷关守关官员关尹见到老子,请求老子著书,老子允诺,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
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上篇起首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 常名” ,故人称《道经》
。下篇起首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故 人称为《德经》 ,合称《道德经》 。
《道经》言宇宙本根,含天地变化之机,蕴阴阳变幻之妙; 下篇《德经》 ,言处世之方,含人事进退之术,蕴长生久视之道。 《道德经》分为上下两册,共
81 章,前 37 章为上篇道经,第 38 章以下属下篇德经, 全书的思想结构是:道是德的“体” ,德是道的“用” 。全文共计五千字左右。
老子博大精深的的智慧在 《道德经》 里毫无保留的体现了出来, 比如第十一章无为之用: 三 十 辐 ,共 一 毂 ,当 其 无 ,有 车 之 用
。埏 埴 以 为 器 ,当 其 无 ,有 器 之 用 。 凿 户 牖 以 为 室 ,当 其 无 ,有 室 之 用 。故 有 之 以 为 利 ,无
之 以 为 用 。意思是:三 十根辐条围成一个轱辘,是因为中间有空车才能行进。燃烧粘土使其成为器皿,因为中间有
空器皿才能容纳。开凿门窗建造居室,因为中间有空居室才能居住。所以有形的东西之所以 被人们利用, 是因为看不见的无形在起作用。
这章讲了有与无的关系, 有了无, 才能出现有。 万事万物都要留有空间,留有余地,留有不确定性,留有未完成性,留有空白,也就是一定
要有“无”的存在。 现代我们追求的是“有” ,甚至可是说是拼命的追求“满” :我的屋子一定要用家具填的
满满的才是家,我的作文一定要引经据典全是大道理,我说的话一定要面面俱到囊括一切。 我们似乎觉得追求到了“满”
,就是追求到了完美。可是老子告诉我们的是: “有”一定要有 “无”才能体现“有”的价值。真正美丽的图画并不是全幅都画满了东西,而是留下一片空
白令人想象,衬托所画之物的美好;真正会说话的人并不会把话全部说完,而是留下一些话 引人回味。 这让我想到了无为而治, 作为一种治国理想,
老子认为: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 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而且一再强调无为才能无不为。所以
“无为而治”并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不过多的干预、顺其自然、充分发挥万民的创造力, 做到自我实现。
还有老子所说的顺其自然,并不是自己不去积极主动的做事情而是被动等着事情发生,
老子的意思是不去过多的干预事情的发生和发展,不去强硬的改变它,事情该来的总会来,
不论是好是坏我们都应该坦然接受,而不是说为了逃避什么而去改变事物的发展轨迹。
我觉得最能体现老子的智慧的就是那一个“道”字了,这一个字包含了太多太多意思。
我总认为,道就是道理的道,道理的道就和理字的意思一样,就是解释事物发展的缘由,阐
述了一种规律。但是这样的解释好像总是少了什么,并不能完全解释“道”的含义。老子所 说的 “道” 不仅是宇宙之道、 自然之道,
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 它是一种抽象的概念, 是一种好像用语言无法表达,只能用心体会的独特感受。我们能感受到“道” ,理解“道”
中的一部分,可是当别人问我们的时候,我们不知道该怎么样解释,就是那一种神圣而又静 谧的感觉,但却说不清道不明。
“道”是浑全之朴,“众妙之门”。“道”生成了万物,又内涵 于万物之中,“道”在物中,物在“道”中,万事万物殊途而同归,都通向了“道”。
“道”不只是有形的“物质”、 思虑的“精神”、 理性的“规律”, 而是造成这一切的无形无象、
至虚至灵的宇宙本根。“物质”、“精神”、“规律”皆是“道”的派生物。 “道”是先天一炁,混元
无极,“道”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至简至易、至精至微、至玄至妙的自然之始祖、万殊之 大宗,是造成宇宙万物的源头根本。
而老子所说的“德”也不是我所认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 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给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础,道是德的升华。没有德的基础,为人
处世、治家、治国,很可能都失败,就没有能力去“修道”。所以修“德”是为修道创造良好的 外部环境, 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
修道者更需要拥有宁静的心境、 超脱的人生, 这也缺“德” 不可。 总感觉老子给人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 他对什么事情都有很深刻的看法,
透过现象看到 本质,比如我们总觉得锋利的刀子是厉害的,柔软的绳子就在战场上派不上用场。但是老子
却能看到事物的另一面:牙齿虽然坚硬,但人老了牙齿就会全部掉光了;而舌头虽然柔软, 它却可以一直待在嘴巴里。 这个道理运用在生活中再适合不过了,
做人如果不懂得处事圆滑 做事柔软留有余地,那么他就不可能在某个职位上做到最后。
老子的所有学说,都可以运用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大到管理国家,小到自身发展修身
养性,都适用。而且不随时间的推移而过时,几千年前悟出来的道理,放在当代社会依旧可 以让我们看事物更透彻, 做事情更圆满。
使我们的人生达到更高的境界。 这就是老子的学说, 道家思想能够流传至今的原因。 老子能总结出那么多常人看不透的道理,真不愧是一位伟大的智者!

>> 更多相关信息:
在百度中搜索疯狂的老子养生-我眼中的老子 在好搜搜索疯狂的老子养生-我眼中的老子
在必应搜索疯狂的老子养生-我眼中的老子在搜狗搜索疯狂的老子养生-我眼中的老子
>> 关于企业公告的相关资讯
推荐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