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直销网 > 电子期刊 >《疯狂的老子养生》老子的物质观念与主要思想

《疯狂的老子养生》老子的物质观念与主要思想

来源:当家网  日期:2022/9/19 14:45:16   浏览次数:    我要收藏

《疯狂的老子养生》老子的物质观念与主要思想

                          作者:徐昭林
    一
老子是中国古代无与伦比的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泰斗,他写下了“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的传世经典,是中华古典文明的脊梁。道,是这部著作的基础概念,这一概念紧紧抓住了世界起源和发展的核心与根本,是关于世界的物质本性及物质世界的规律性的一个高度简洁的概括。道,很难简单地给出定义,不过笼统地说,所指的也就是客观真理。
    《老子》一书开宗明义地指出:道——客观真理,若可具体陈述,便是特定的而非终极无限的客观真理:名称即概念,若可具体的定,它就是特有的而非普遍适用永不变化的名称即概念。在这里,老子明白无误地表述了思维主体和被思维的客体之间的对立,以及主观映象与客观实在之间的对立与同一。
    接着他又说:无,用以命名天地形成前无可名状的本原状态;有,用以命名天地形成后本原生成万物的现有状态。对于普遍而深远的无,将可凭以观察从无到有的奥妙:对于普遍而永恒的有,将可据以观察事物生灭更替与相互关联的道理。无与有同属客观存在而名称不同,同样都很深奥。深奥啊深奥,这可是揭开种种真理之奥妙的门径呀!这一段话确凿无疑
地表达了老子关于宇宙之普遍联系与发展运动的观念。
    道,到底是什么东西?老子认为:朝远古方向展望,它就是先于天地而存在的,由以孕育出天地万物的,包含着一切初始元素的本原物质,及其发展运动的法则和规律。这一切替它找不到合适的名称,只好勉强地称之为“道”——表示世界的起源和本原;世界的物质本性和特性;物质世界运动发展所依据的法则和规律;客观自然和自然中的必然:已然可道的真理与无以名状的终极无限的真理等等意涵。也可勉强地呼之为“大”一一表示宇宙物质及其造化运行之恢宏浩大,空间上无边无际,时间上无始无终。因而“大”也就是不断的运动,运动就是无尽的发展,发展就是永远的周而复始。总之,老子在“道大”的概念里确立了宇宙物质由单纯单一到复杂繁多作有规律运动发展的能动性观念。
    道,到底是什么模样?老子调动了必要的艺术手法给以描绘和造型。他说:
    道;中——道空虚呀,然而没有一个地方不被它充盈:
    渊兮——它深邃莫测啊,然而却是万物的本原:
    湛兮——它是那样的清湛幽深啊,似有若无,而又自然存在:
    寂兮寥兮——它是那样的悄无声息啊、广阔无垠啊,独自存在永不疲惫,周行往复永不衰竭:
    恍兮惚兮——它是那样的恍恍惚惚,看不清楚,说不明白,然而它肯定有自身的具体形态与内容实质:
    窈兮冥兮——它是那样的隐隐约约、深藏不露、难以捉摸,然而它却有其真实性、必然性。
    大道汜兮——它像洪水泛溢,奔流四方:万物与它相通,就好像小溪小川之与大江大海。
    总之,“吾不知谁之子(我不知道它是怎样产生的),象帝之先(形成于传说中的天帝之前)。”
    以上种种艺术造型也都是以物象物态造型,唯独没有精灵化、人性化、偶像化。换句话说,绝对没有造神。
    老子在古代语言词汇相当简约粗放的情况下,紧紧抓住宇宙世界一个恢宏的根本性问题,极力地描述它,难免给人以幽晦玄虚的感觉。以上艺术手法,也都增加了神秘气氛。然而,试想,古人那时对客观真理知之甚少,甚至对社会发展根本规律(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对立同一”的法则)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抬头仰望并猜想宇宙之真理,油然而生神秘之感,也是必然的。然而在其神秘感中,却包含着老子对于世界的物质本性及其规律性的顽强信念和坚定信仰。
    老子的话,说得太早了,以致不被理解而孤独了两千多年。如果以今天关于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科学知识为背景,回过头来读一读他讲的这些话,似乎并无玄虚,只不过是人类对于抽象的理性的东西的一般观感;而且老子讲的有些内容简直是令人震惊的科学预告!
    例如老子关于世界本原的观念,便大大优于西方古代哲学的讨论——那些讨论往往跟自然科学的发展沽不上边。而老子关于“有物混成,先天地生”且“为天地母”的观点,关于将万物的一切形态差异消融、化解、和合、同一之后,可以回复到原始物质要素的“玄同”(玄妙的同一)观点,在两千多年前,已经预告了今天原子物理学的发展方向。老子关于“有生于无”的观点,也屡屡为现代自然科学所证实,例如宇宙中的“黑洞”,就是在原来什么也没有的地方被人类发现的。老子关于“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无形力量)入无间(没有间隙的物体)”这一观点亦为现代的电磁说、引力说所证实。
    总之,唯物主义是老子思想的本质基础。
    二
老子著作中另一富含深意的概括是:“无为而无不为”。老子思想的精华与瑕疵在此互见。我们可以作以下六点分析:
    第一点:
    “无为而无不为”是将截然相反、互相对立的两个方面,用“而”(因而、反而、而且)这个介词连接起来,构成一组贯通同一的事物。这是现代所谓“对立同一”法则的一个古老经典的表达模式。纵观老子五千言著作,类似的表述,即在形式上或实质内容上按照“对立同一”思想表述事物,共达二百六十余项次。可见老子是一位古代罕见的辩证法大师,他并非只在细枝未节上探触辩证法,反而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径直紧紧地抓住了辩证法的核心,并将其铭刻于自己的骨髓。这着实令人震惊!
    老子五千言,不仅触及辩证法的主要范畴,而且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量变质变规律、矛盾斗争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都已触及。一切又都被统一在“对立同一”这个宇宙根本法则之内。
    例如,老子继承传统,文中有这样一个关于“对立同一”法则的著名表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指出任何事物都承载着阴与阳两种气势与动能,既互相冲突激荡而又彼此纠集契合,达致统一。这充分显示了老子关于矛盾斗争的强烈观念。
    又如,文中更作过一个极其精炼的概括,他用“一”这个概念来加以表示。这个一,可不是单纯的一,而是辩证的一,其中包含着对立同一因素的一。他说:“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世界到处都是矛盾,即“对立同一”。所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也就是说,圣人始终抱定一个法则,即“对立同一”法则,认为是天下万物成立存在的普遍而永恒的模式。他甚至说,倘若从宇宙中抽掉这一法则,也许,恐怕会天崩、地裂、神灭、物毁、人亡,不复有世界。可见,他认为“对立同一”法则是物质存在的基础,是世界本原的本源。
    第二点:
    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可见,所谓无为而无不为的含义,首先是对大自然的矛盾本性的一个特殊概括。“无为”的实质性含义是指:自然界本身不具有精神属性,处于无意识的状态,所以自然界有关的法则、规律、自然中的必然等等,它本身没有想做什么的意愿、意图和意志,也不为了做什么而抱持任何预设、计划与目的,这就叫做“无为”:然而却造化出了一整个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世界,这就叫做“无不为”。
    人类早就充满了疑惑、惊奇和赞叹。我们面对的这个世界何以如此巧妙,如此合理,如此宏伟瑰丽,如此不可思议?假如没有一个主宰一切的最高智慧加以设计,能够办得到吗?所以通常得出的答案是:人类身外存在着一个先知万能的神,或者存在着一个自我运行着的“绝对精神”。然而老子却给出了另外的惊人解答,毫无意识的发展运动能够创造出人的意识根本无法想象的结果,这是客观自然本身固有的矛盾性的体现,如此而已,不足为奇——这就是唯物主义。
    第三点:
    根据大自然之“无为而无不为”,便引申出关于“人法道”的立德观念。老子说:支配宇宙世界的法则、规律、自然中的必然等等,它们之与万物的关系,“生之畜之,生而不有(占有之),为而不恃(居功求报),长而不宰(控制主宰),是谓‘玄德’。”这是怎样的一种品质风格呢,那就是毫无自我意识,不知道有自我存在,不知道有自我的欲求,没有自我的意愿、意图和意志,没有行为的预设、计划与目的,没有为谁筹划、对谁指令的嗜好,这就是大自然固有的本性和风格,是人类师从效法的楷模,是人类道德观念的来源。像这样忘我、无我、无私、无欲、无为的境界,就称为高深美德即“玄德”。所以人之修德,必须“惟道是从”,故现今所称道德也者,实乃道所固有的非自觉的品格之谓也。这就是老子的自然道德观。
    第四点:
    大自然之“无为而无不为”,更进一步引申为一项执政原则,一个对君主行为的严峻规范。老子对于统治者不时投以冷峻的目光,要求他们收敛形迹,清心寡欲,并以道(宇宙世界自我运行的法则和规律)的名义,居高临下耳提面命,不许他们轻举妄动,胡作非为。统治者不应该有私自的欲望、意图和追求,而应“以百姓心为心”。统治者少一分个人的刻意强为,天下便多一分自然运行与自由发展。他从来没有说过一句替统治者“为虎作伥”的话,充分显示了老子批判性人民性立场。
    在老子的时代,由于对评价施政行为之是否为“妄”的客观标准,即客观真理知之不多,而又非常强调严格依从客观规律,这似乎会令人感觉无所措手脚,总以无所从事为妙。不过,老子还是明明白白地指出了种种必须“无为”的事项。例如:贪得无厌,骄奢淫逸,穷兵黩武,横征暴敛,滥刑镇压,滋事扰民,等等。
    纵观老子倡导的无为之政,其实质内涵,借用他的词汇,那就是“尊道、贵德、重民”六个字。具体表现为以下六个重大原则性政治观念:第一,严格依从客观规律执政的观念。君主不得任意而为,违背客观规律。老子处于人民疾苦深重、社会激烈动荡的时代,他痛心疾首于大大小小的邦国君主之缺乏起码的政治素质与政治智慧,这促成了老子政治哲学及辩证法思维的开发和创建。例如大家常说的处下、守柔、尚弱、不争、防微、慎终、知足、适度等等,无一不是尊重客观规律的结果,无一不是辩证思维的结晶,而与昏庸政治、残暴政治、霸权政治相区别。第二,君主修身立德极为重要的观念。强调君主以德服人,以德感化人。君主自身德行关系到、甚至决定着民风是否淳厚淳朴,百姓是否安乐祥和,天下是否清明太平。第三,民为国本的观念。君主必须自爱其根基,爱惜民力,减轻负担,息事便民。第四,民心向背不可忽视的观念。应以实现“乐与饵,过客止”为上策。第五,民不可侮的观念。“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实际上,民之“厌”与“不厌”,决定着政权的存亡。第六,民性纯朴的观念。老子最担心的是统治者的污言秽行戕害百姓的善良心灵。有人说老子奉行“愚民政策”,与其这样说,不如再进一步说,老子最为重视且摆到首位的是“愚君诉求”,要求君主们“为天下浑其心!”“愚”者纯朴也,国家上上下下一片赤诚,社会生活怎能不美好!
    总之,老子对统治者的诸多批评教诲,虽然聒耳难听,然而以上几条政治铁律,却是历代统治者生死存亡不能不直接面对的课题。
    第五点:
    老子绝对没有奉劝任何人消极避世,躲进深山老林清静无为当神仙。大自然之“无为而无不为”给了老子灵感,使他构建了一幅理想社会的蓝图。所以,他反而是一个热爱社会生活的理想主义者。不过他的理想是回归自然纯朴,回归原始纯真,人人无思无欲,怡然自得,根本无需推进文明,无需发展才智。的确,不少古代思想家对社会前进文明发展,给人类带来的是喜是忧,深感彷徨,饱含对原始社会的怀念,有今不如昔的感慨,萌生复古的倾向,这是并不奇怪的。即使到了今天,人类所取得的文明成果,对于人类未来的命运是祸是福,也还需要小心谨慎,也还难以定论。不过,话又说回来,老子所设计的社会蓝图,却也是面对剥削阶级腐朽糜烂而又自身激烈争夺,天下战乱频繁,百姓灾难深重,社会经历大动荡大变革之际,人类就自己的前途命运所提出的第一个参照原始氏族社会的解决方案。老子将实现这一方案的途径和希望,寄托在君主修身立德之上。按现代的语言来说,那就是要改造社会,必须首先改造社会的领导人,使之赤诚纯真质朴,从而能以最高领导人和领导集团的高尚品德带动各级领导干部的高尚品德,由此带动整个民风淳正与社会和谐。老子这一思想过去无法实现,如今落到了共产党人的肩上。由于老子是这样的路线,所以他对领导者讲话总是言之谆谆,语多尖刻。
    第六点:
    大自然之“无为而无不为”如果被引申为一项人类行为的原则,即:人类应该无所作为而听凭自然和社会的规律无所不为,那么,其中显然潜藏着人类在客观强制性规律面前的被动与无奈。老子的五千余言,虽然处处都透露着人们若了解和依从客观规律,定能趋利避害的思想信息,然而老子的时代,毕竟还不懂得人类总体的、历史的、反反复复的实践活动必然推动人类一步步切实掌握客观规律,从而给人类提供改造世界改造社会的无限可能。因而,我们还是看到了老子对于宇宙法则和规律的崇敬、忠实和仰赖之情最终取代了对客观真理穷其究竟的努力。原来仰望终极无限的真理那种激动和殷殷之情,现在变成了只需知其然——只需坐在屋子里面就知道我们屋子外面的世界依照自己的法则和规律自然而然地运行着,而不必知其所以然——不必知道外面的世界到底是怎样地运行的,这样一种固步自封的境地。一般说来,哲学家是从哲理性方面(而非实体性方面)认识物质世界。其认识可以达到极为精湛的程度,似乎已经看透了整个世界。然而,哲理性的认识无论如何精湛,都仅仅是对已知事物的概括,并不能自动地等同于认知了其他陌生事物。对于其他未知的、新发现的、新生的事物,还得从头开始进行具体认识。显然,老子对自己的哲理性认识抱有强烈的自信,却忽视了哲理性认识的局限性,从而未能了解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必要性。
    不过,对精神的态度问题,到底是推高精神还是贬斥精神?老子的态度偏向鲜明,这种状况反过来又成了老子之所以是唯物主义者的铁证。试问有哪一个神学家、哪一个主观或客观唯心主义者,能够如此公然蔑视精神、取消思想,主张绝圣弃智、虚心弱志、无知无欲的?
    老子讲的是辩证法,而又文词简约微妙,当然可以从中“悟”出各种各样的“真谛”,故引出后世的缤纷解说,呈现出各取所需、各有所好的动向。甚至老子某些消极的东西,也似乎被后人放大了,以至于转向于神学。然而老子思想的本质核心——辩证法,却始终光耀历史,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产生着深刻的影响,这也是不能否认的。
    此外,老子还是一个军事问题上的积极防御主义者;战争问题上的积极和平主义者。
您有问题可以给我们留言,我们会第一时间回复您提出的问题.
 
联系人:
联系电话:
QQ:
Email:
内 容:
>> 更多相关信息:
在百度中搜索《疯狂的老子养生》老子的物质观念与主要思想 在好搜搜索《疯狂的老子养生》老子的物质观念与主要思想
在必应搜索《疯狂的老子养生》老子的物质观念与主要思想在搜狗搜索《疯狂的老子养生》老子的物质观念与主要思想
>> 关于企业公告的相关资讯
推荐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