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进口食品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来源:中国直销网 日期:2025/3/24 15:41:17 浏览次数: 我要收藏
中国进口食品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智研瞻
进口食品行业定义
进口食品是指非本国品牌的食品,通俗的讲就是其他国家和地区食品,包含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生产并在国内分包装的食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办法》规定,进口食品应当符合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进口商应当按照相关规定向海关申报,并接受海关的监督和管理。
进口食品行业分类
海关总署发布了《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管理规定》(海关总署第248号令),该规定明确了18类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应由其所在国家(地区)主管当局向海关总署推荐注册。这18类包括肉制品、水产品、乳制品、蛋制品、油脂及其制品、坚果籽仁制品、蜂产品、罐头、粮食加工品、淀粉及淀粉制品、糕点饼干面包、豆制品、糖果巧克力及可可制品、饮料酒类、茶叶、蜂蜜及其他调味品等。
进口食品行业发展历程
自1978年中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国际间贸易往来逐渐增多,国外高品质的食品开始少量进入中国市场,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和高端消费群体中。这一时期进口食品以满足部分消费者的尝鲜需求为主,品种相对有限,市场规模较小。2000年代中期至2010年代初。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于2001年正式生效,以及国内经济的快速腾飞,进口食品市场迎来显著增长。关税下降、通关便利化等因素促使更多种类的进口食品涌入国内市场,线上线下销售渠道逐步拓展,消费者对于进口食品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大幅提升。2010年代至今,尤其在2010年后,电子商务及跨境电商平台迅速崛起,使得进口食品购买渠道更加多元化,极大地推动了进口食品行业的繁荣发展。同时,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推进,沿线国家的食品进口进一步增加。
进口食品行业上中下游
进口食品行业的上游主要涉及全球范围内的农业生产、加工制造和供应链管理等环节。上游企业包括但不限于国际知名的食品生产商、原料供应商、农业种植基地、养殖基地以及捕捞渔业等。这些上游参与者负责提供进口食品的原始材料,如优质肉类、海鲜、乳制品、谷物、水果、蔬菜、饮品原料及各类零食配料等,并通过严格的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确保产品符合出口国和进口国的各项食品安全标准。下游应用行业则广泛涵盖了零售业、餐饮服务业、电商平台、大型商超、便利店、专卖店以及企事业单位福利采购等多个领域。
我国进口食品行业市场规模和增长率
近年来,中国消费者在选购食品时愈发注重品质消费,进口食品因其高品质属性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并愿意为此付出更高的价格。统计数据显示,在2017年至2021年的五年间,中国进口食品市场规模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显著的17.1%,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至2021年,中国全年进口食品总额飙升至1354.6亿美元,与上一年相比增长了25.7%。进入2022年,这一趋势继续保持。截至11月底,我国食品进口金额累计达到188亿0321万美元,相较于2021年同期增加了大约11384万美元,同比增长率达到6.5%。这些数据生动体现了海外食品持续不断地涌入中国市场,丰富着中国百姓的餐桌选择,预示着中国进口食品市场在未来将持续扩容和深化发展。
在进口食品来源地的结构中,2021年亚洲地区以其368.4亿美元的进口总额和高达31.6%的同比增长率,拔得头筹。欧洲与南美洲分别以325.1亿美元及244.8亿美元的进口额位列其后,构成了中国进口食品市场的关键来源区域。值得注意的是,在单个国家层面,美国作为中国最大的食品进口国,在2021年间贡献了174.7亿美元的进口额,较上年同期实现了惊人的90.9%增长。
此外,在国际合作框架下,“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和RCEP成员国在中国进口食品市场中的地位日益凸显。至2022年,我国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口的食品金额跃升至730.2亿美元,占我国全年食品进口总额的比例高达52.3%,同比增速为9.9%,显示出了显著的增长态势。同时,来自RCEP成员国的食品进口额度也达到了523.2亿美元,占比达到38.1%,并实现了13.5%的同比增长。
进口食品行业政策
自2022年以来,我国对进口食品行业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措施。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实施了《境外生产企业注册管理规定》。根据这项规定,所有向中国出口食品的境外生产、加工和存储企业都需要在中国海关总署进行注册和备案。这项规定的主要目的是建立境外国家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和食品安全状况评估审查制度,明确细化评估审查程序及内容。此外,政府还出台了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的清单管理制度,以促进跨境电商的发展。这项政策有助于优化进口食品的通关流程,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进一步推动进口食品行业的发展。
日期
政策 内容
2022年1月1日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正式生效,对进口食品的贸易便利化提供了支持。
2021年3月18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管理规定》 加强了对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的注册管理,提高了进口食品的安全水平。
2020年11月10日 《关于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 提出要“实施进口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加强进口食品安全监管,提高进口食品质量。
2019年12月27日 《关于进一步优化进口食品口岸营商环境的通知》 提出了多项措施,如进一步缩短通关时间、降低通关成本、提高通关效率等,以促进进口食品行业的发展。
进口食品行业存在的问题
进口食品行业在中国市场虽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于进口食品的来源广泛,涉及全球各地,其生产、运输、储存等环节的监管难度较大,特别是在食品安全、质量追溯以及保质期管理等方面,一旦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将对品牌形象和消费者信任度造成严重影响。随着我国对外贸易政策的调整及国际间贸易关系的变化,进口食品可能面临关税调整、检验检疫标准更新等问题,这无疑加大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和合规风险。
再者,市场竞争激烈且同质化现象严重。众多商家纷纷涌入进口食品市场,导致产品种类繁多,品质参差不齐,同时,部分热门品类如零食、奶粉等竞争尤为激烈,企业需要不断创新和差异化经营才能在市场中脱颖而出。另外,消费者认知与需求变化快速。现代消费者对进口食品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和个性化,而进口食品企业在满足消费者日益提高的品质要求、健康需求及口味偏好等方面,往往面临较大的挑战。假冒伪劣问题也是困扰进口食品行业发展的一大难题。市场上存在的假冒进口食品不仅损害了正规进口商的利益,也严重威胁到消费者的权益和食品安全。
进口食品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进口食品行业近年来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势头强劲,前景十分广阔。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食品的需求已经从单纯的满足温饱升级为追求高品质、多元化和个性化。进口食品以其独特的风味、严格的质量标准以及全球化的品牌影响力,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政策层面的开放与扶持为进口食品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中国政府不断降低进口关税,简化进口流程,并通过举办进博会等一系列举措,积极扩大进口,这无疑为进口食品行业的繁荣创造了有利条件。其次,消费升级的趋势也推动了进口食品行业的快速发展。消费者对于健康、安全、绿色、营养等元素的关注度日益提高,而进口食品往往在这些方面具有竞争优势,因此市场需求潜力巨大。
再者,跨境电商及新零售模式的兴起,使得进口食品的购买渠道更为便捷,大大降低了消费门槛,进一步刺激了进口食品市场的消费需求。然而,尽管进口食品行业发展态势良好,但也面临着市场竞争加剧、消费者口味变化快速、国内食品安全监管趋严等挑战。因此,企业需要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提升供应链管理能力,以适应未来市场的发展需求。综上所述,中国进口食品行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持续保持稳健发展的趋势,只要能有效应对挑战,把握机遇,将有望迎来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